吉林省蔬菜资源与科技服务平台
吉林省蔬菜资源与科技服务平台
联络我们
科技成果转化中心:0431-82532048
      科研管理中心:0431-82532013
传真:0431-82532050
邮箱:sscy2009@163.com
地址:长春市净月开发区千朋路555号
吉林省蔬菜资源与科技服务平台
当前位置: 研究动态 -> 栽培技术研究
设施番茄优质高效生产综合配套栽培技术
日期:2020-09-11 08:40:19浏览:3116

(一)技术概况

本技术是将农作物秸秆在微生物菌种、催化剂、净化剂的作用下定向转化成植物生长所需的二氧化碳、热量、抗病微生物、酶、有机和无机养料,使农产品达到高产、优质的新型技术。由于秸秆在发酵过程中,会产生大量的抗病微生物,有效控制了病害的浸染,因此,在番茄生产过程中,不需或极少用药,产品既可达到绿色食品标准。

(二)技术效果

在北方冬季和早春寒冷季节,尤其以温度、二氧化碳浓度、光照对番茄光合作用影响最为明显。使用秸秆发酵床技术,会产生大量的热量、CO2、抗病微生物孢子和有机质。对提高番茄光合作用强度十分必要。应用秸秆发酵床技术后,冬天20cm地温可升高2-4℃。夜间棚内湿度降低2%-4%。可以使20cm耕作层,土壤孔隙度提高1倍以上,有益微生物群体增多,水、肥、气、热适中,各种矿质元素被定向释放出来,为根系生长创造了良好生长发育的环境。可有效提高设施番茄的产量和品质。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,稍加配合采用农业措施+物理防治及生物防治措施,化学防治采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。可使番茄提早上市5-7天,产量提高10%以上,农药施用量减少70%-80%,农产品合格率达100%。通过培训和宣传,提高农民安全生产意识,让农民掌握设施番茄绿色、高效生产关键技术,真正实现设施番茄的优质、高效生产。

(三)技术路线

1秸秆发酵床技术

(1)种植方式。

采用畦栽,畦宽120cm,在畦中间位置进行开沟,沟宽40~50cm,沟深35cm左右。开沟长度与畦长相等,开挖的土按等量分放两边。

 (2)铺秸秆。

全部开完沟后,向沟内铺放碎秸秆(玉米秸、麦秸、稻草等),铺完踏实后,厚度20cm左右。

(3)撒菌种。

将处理好的菌种,均匀地喷撒在秸秆上,铺施一层粪便,再喷撒一遍菌种。并用锨轻拍一遍,使菌种与秸秆均匀接触。

(4)覆土。

将沟两边的土回填于秸秆上成高畦,秸秆上土层厚度保持25cm左右,然后将土整平。

 (5)浇水、撒疫苗。

在畦内浇大水,水量以充分湿透秸秆为宜。隔3~5天后,将处理好的疫苗撒施到畦上与10 cm土掺匀、整平。撒疫苗要选择在早上、傍晚或阴天时,要随撒随盖,不要长时间在太阳下曝晒,以免紫外线杀死疫苗。

 (6)覆膜、打孔。

覆黑膜。用打孔器按固定株、行距打孔。孔深以穿透秸秆层为准,促进秸秆转化。孔打好后等待定植。

(7)配备滴灌施肥系统。

采用简易节水灌溉设施可以满足供水需要。每个棚室建立独立的供水系统。由阀门、加压泵、主管道、过滤器、施肥器及微灌带等部件相联组成。

(8)育苗及定植

选择抗病、优质、高产、连续坐果能力强、商品性好、耐低温、耐弱光、耐贮运,适合市场需求的品种,如:吉粉6号、秀丽、金妃等。采用穴盘育苗或营养钵育苗。育苗时注意夜间温度保持在10℃以上;定植时要注意防止伤苗和保持适宜的株距,双行栽植。一般667平方米定植3000株左右。

(9)肥水管理

定植时,浇透水。定植后,根据植株状况、天气及季节的变化等综合因素进行水分管理。番茄坐果前要适当控水,以防植株徒长,维持土壤相对湿度60%~65%;开花坐果后以促为主,保持土壤相对湿度在70%~80%左右。冬季要求灌溉水温度在12℃以上。定植后至开花坐果前一般不追肥,果实进入快速膨大期,根据长势适当补肥。,拉秧前30天停止追肥。每次追肥间隔时期为10~18天。

(10)植株调整

吊蔓栽培,采用双点固定夹固定植株。生长过程中,随着果实的不断采收,及时螺旋型落蔓。保持番茄生长点整齐一致。

2、病虫害防治

(1)物理防治

棚室内运用黄板诱杀蚜虫;田间释放丽蚜小蜂防止白粉虱。

2)生物防治

采用颗粒体病毒或Bt杀虫剂防治害虫;采用植物源农药如苦参碱、印楝素、除虫菊等;生物源农药如康壮素、齐墩螨素、新植霉素等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。

(3)化学防治

使用药剂防治应符合NY/T393-2000(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)、GB/T8321((所有部分)农药合理使用准则)的要求。注意轮换用药,合理混用。严格控制农药安全间隔期,每种农药在整个生育期限使用一次。

(四)效益分析:

1.经济效益分析:

采用秸秆发酵床技术模式,进行冬季或早春日光温室番茄种植。产品供应期从春节一直延续到6月份。由于栽培季节长,产量高,纯绿色。一般667平方米产量达8000公斤左右。平均价格每公斤6-10元,效益5-8万元。

2.生态、社会效益分析:

目前我国每年有大量生物秸秆不能有效利用。大量的秸秆用作了焚烧,污染了环境,还浪费了资源。秸秆发酵床技术模式,它拥有CO2效应、热量效应、生物防治效应、有机改良土壤效应、酶切处理残留效应、提高自然资源综合利用效应六大效应。可有效减少农药的使用,改善番茄品质,产品百分之百达到绿色农产品要求,同时,减轻了农业生产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的污染。


菌种.jpg

菌  种

image.png

 开  沟          

image.png

铺秸秆

image.png

喷洒菌种

image.png

施粪肥

image.png

做 畦

image.png

滴灌、覆膜

image.png

定  植

image.png

缓苗后生长发育状况


image.png

秸秆发酵法温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变化曲线









吉林省蔬菜资源与科技服务平台
网站首页|单位概况|新闻动态|研究动态|服务平台|展示平台|党建工作|联系我们